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综合服务商 中国城市治理智库平台

新时期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发展与规划
发表时间:2019-07-15     阅读次数:     字体:【


摘 要:开发沿海经济带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为主导的沿海城市群,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潜力、最具发展空间的领域,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全球经济竞争新环境,我国明确提出了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崛起的重大决策,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福建“海西”、江苏沿海、辽宁沿海经济带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为主导的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四小”的开发格局日趋优化,沿海地区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建立曹妃甸保税港区,有助于为曹妃甸发展增添新助力和新平台,是解决河北省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的战略举措,是构筑和完善“京津冀”世界都市圈新的“国际出海口”的战略部署,也是优化环渤海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工作,有助于带动和加快提升“三北”地区国际化发展水平,同时也是落实国家宏观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 “大北京”国际出海口 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 曹妃甸保税港区

1.引言

海关特殊监管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某些特定目的,如吸引外资、扩大出口、促进转口贸易等,而实行特殊海关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特定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海关特殊监管区日益成为各国促进对外贸易、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并出现了自由贸易区、自由区、出口加工区、自由港等多种各具特点的表现形式。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围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大连、深圳、上海外高桥、张家港、广州 、厦门 、宁波、青岛等地已建市了一批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国家对保税区在关税、财政、金融、财政、金融、贸易 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 保税区不仅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参与围际竞争的重要“接点”、“桥头堡”, 也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

2.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1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历程与趋势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注重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格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国保税区的功能也呈多元化发展,先后形成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多种形式的载体。我国保税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自身的功能也根据国际市场变化的需求发展不断地调整。目前,我国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初步形成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边境经济合作中心配套区等七大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仍处在不断发展中,在功能定位、区位布局、政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一步步走向深入。保税港区成为我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助推器。从200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家保税港区开始,我国已拥有了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深圳前海湾、广州南沙、重庆两路寸滩、江苏张家港等14个保税港区,分布在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华南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较为完整的保税港区链条,不仅辐射带动了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湾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以及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更是面向东南亚、东北亚发展国际航运和物流的重要枢纽,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抢占了战略制高点。

2.2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布局特征

从已获批的保税港区布局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热门区域均有保税港区落户,基本形成了北方、东方、中部、南方四大保税港(区)群,各保税港区应从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协同作战的战略格局。其中,以天津、北京、大连、烟台等为主导的保税港区及保税区构成了引领华北、西北、东北及中原地区国际化发展的“中国北方保税港群”,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升区域在装备制造、IT制造、化工产业等优势领域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东方保税港群以上海为龙头,会同苏州、昆山、张家港、宁波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为战略节点,紧密结合长三角地区产业需求,带动区域IT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创新升级。南方保税港群以广州、深圳、广西保税港区或综保区为战略节点,以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支撑,带动区域IT制造、服装轻工等产业集群国际发展。中部保税港群以重庆保税港区、综保区为核心,以中西部地区为腹地支撑,带动区域机械、冶金、化学等优势产业升级。

2.3保税港区的概念内涵与核心优势

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核心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它是海关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合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它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

2.4 建设保税港区的作用和意义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大连、深圳、上海外高桥、张家港、广州、厦门、宁波、青岛等已建立了一批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国家对保税区在关税、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实行了特殊政策,保税区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而保税港区将港口的物流功能和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完美结合,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更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保税港将成为沟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既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也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架起便捷的桥梁,促进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业等的发展。设立保税港区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意义非凡。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三大保税港区,对于加快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3.曹妃甸保税港区的发展规划

3.1曹妃甸保税港区的区位条件

曹妃甸保税港区规划占地约9.18平方公里,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距唐山市90公里,距北京230公里,距天津新港38海里,拥有华北地区唯一最接近国际水准的深水港,是完善曹妃甸工业区产业功能和港口功能、引领曹妃甸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战略新资源”,是唐山升级的新引擎,也是加快推进河北经济向沿海聚集,促进河北由“沿海大省”向“沿海强省”转变的重大战略“新平台”,是完善环渤海海关政策区布局、构筑“京津冀”世界都市圈的国际“新出海口”,是我国北方地区对接东北亚、连通中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

3.3产业结构与升级战略

3.3.1产业结构

曹妃甸保税港区将全力做大“现代保税物流”,优先做强以特色装备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为主导的“国际出口制造集群”,积极发展轻工服装、国际食品等战略机会产业,完善提升科技研发服务、金融与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主导的专业服务产业,全面构筑以现代物流为引领,以国际出口制造为支柱,以高端专业服务为支撑的区域产业体系,形成“1+2+2+3”的产业结构体系。

3.3.2产业发展时序

曹妃甸保税港区的产业发展坚持“有限聚集、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有计划推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1)在发展蓄势期:以保税物流和特色装备机制出口加工两大主导产业为引擎,积极发展轻工服装、特色食品等机会产品,快速形成产业聚集;

(2)在全面完善期:全力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两大主导引领产业,进一步增长特色装备机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集群,积极完善研发、检测维修等专业服务,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出口加工与国际贸易基地;

(3)在战略提升期:构筑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为主导,特色装备、高新技术、轻工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离岸金融等多个产业共融的“1+1+n”的产业结构体系,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出口加工与物流基地,成为环渤海地区对接全球的重要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中心。

3.4 有机空间布局

始终坚持“土地集约、有限聚焦,专业集群、港区联动”的发展原则,全面构筑“一港六区四心”总体格局。其中,一港是指航运港口作业功能区;六大功能区指现代保税物流区(含保税仓储区、国际分拨中心、加工配送区等)、高端制造区、轻工食品区(食品城、食品加工区、洋酒堡、裘皮城等)、电子产品区、新兴产业区、预留发展区;四心是指综合服务区(CBD)、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橡胶交易中心、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同时,在区域产业统筹与统一规划布局方面,按照海关总署“一区多元”发展思路,构筑由“曹妃甸保税港区”为主体,在曹妃甸工业区设立若干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等多种形式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形成功能完善的。

4.总结

曹妃甸保税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曹妃甸深水港的自然优势,将成为曹妃甸港由“运输型大港”向“贸易大港”转变的重要引擎。通过保税港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凸显“贸易大港”与“政策高地”双重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国际现代保税物流产业集群,推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成为河北经济发展向沿海聚集的“国际新窗口”;通过与北京共建海陆空联运体系,加强与首都机场、空港物流园区、天竺综合保税区等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构筑“空港”与“海港”联动发展格局,共同解决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海关通关能力巨大落差的瓶颈问题,成为 “京津冀”世界都市圈的“新国际出海口”,共同推进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造中国北方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 王凌峰.国际竞争的“桥头堡”——港口保税区.现代物流,2008年第2期,35-36.

2. 周阳.美国对外贸易区制度及对我国保税港区的启示.水运管理,2009年第31卷第1期,17-20.

3. 黄淑宾.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发展研究,2004,(08)。

4. 成思危.我国保税区改革与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港口经济,2004,(02)。

5. 金戈.浅谈我国保税区功能整合及运营机制的转型升级.经济师,2008年第6期,228-230.

6. 赵榄,常伟.全球化下中国保税区与腹地经济发展:基于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4卷第4期,10-13.

7. 杜麒栋.我国保税港区建设和发展前景.水运管理,2009年第30卷第9期,1-4.


作者简介:

步伟娜(1977.12-),女,硕士,北京北达建筑规划设计院,规划师



 
上一篇: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实践模式研究
下一篇:系统规划理念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