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综合服务商 中国城市治理智库平台

产品分类
《空间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沈体雁 于瀚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正式出版
发表时间:2019-10-18     阅读次数:     字体:【

内容简介:

空间计量经济学创造性地处理了经典计量方法在面对空间数据时的缺陷,考察了数据在空间上的关联,已成为空间综合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空间计量经济学(第二版)》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系统介绍了空间计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及前沿方法,包括空间数据、空间效应、空间回归模型、贝叶斯空间模型、面板数据、空间滤波、地理加权回归。新版加入了大量计量模型的推导和解析,使相关概念的表达更为明确,易于理解。此外,前沿模型的引入便于读者学习和应用目前的新方法。





沈体雁教授为此书做再版序


自从2010年我们编著出版《空间计量经济学》(第一版)以来,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推动下,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初步形成。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正式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被列入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规划学等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开设了空间计量经济学课程。与此同时,空间计量经济学暑期学校、专题讲座和各类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已成燎原之势。2016—2019年,北京大学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等单位连续举办了四届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活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卢克·安索林(Luc Anselin)教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提出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斯提沃特·福瑟林汉姆(StewartFotheringham)教授以及国内外著名空间计量经济学家、学者在暑期学校授课,共有1000余名来自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的青年学者和学生参加了学习和研讨,极大地推动了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伴随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国内已有十余本空间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包括译著)相继出版;部分大学的经济学、商学、公共管理学、地理学、规划学等院系已开始招收和培养空间计量经济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空间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建设也受到有关院系领导的重视,能够开设空间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十分紧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本土化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


第二,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丰硕,进步喜人。一方面,在一些前沿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若干标志性成果。北京大学虞吉海教授在面板数据最大似然估计的一致性证明、动态面板模型的拟最大似然估计、空间单位根与伪回归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香港中文大学黄波教授的团队提出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我们团队的于瀚辰博士采用广义加权模型等技术解决了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的统计推断问题。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空间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等主流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估计、检验和统计推断,完善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化、定量化和综合化,成为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学科基础。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和验证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特征事实、理论范式与科学规律,是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近年来,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空间计量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正在成为对城市与区域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的两项必备技能。总体上,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呈现出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与应用研究并进,论文发表数量剧增、学术研究质量不断提升,部分领域进入国际前沿、整体研究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的发展局面。


第三,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社区已经形成。学术社区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过去十年,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日渐繁荣,国内学者、学生与国外的学术联系日渐紧密,一些青年学者和学生通过留学、访学和暑期学校等多种形式深度参与国际顶尖学者的研究工作,逐渐步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前沿阵地。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地理学会等学术组织成立了空间计量经济学方面的专业委员会,推动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广大学者和学生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密切地组织起来,有关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各种公益性甚至商业性的讲座、论坛、培训等活动在城市与区域研究这个“小花园”里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分外耀眼。可以非常欣慰地讲,在包括卢克?安索林教授和斯提沃特?福瑟林汉姆教授在内的国际著名空间计量经济学家的持续支持下,通过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广大学者、学生的共同努力,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黄金十年”。可以预期,随着中国科技创新从以“跟跑”为主逐步向更多领域的“并跑”“领跑”转变,未来十年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也将从国际空间计量经济学“俱乐部”的“跟跑者”发展为“并跑者”,并向局部领域的“领跑者”迈进。


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和吸纳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回应广大读者系统学习空间计量经济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我们决定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第一版)进行大幅修改与调整,重新撰写《空间计量经济学》(第二版)。自2015年6月始,我和于瀚辰博士即着手开展再版编写工作,并基于我参与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子项目的成果,完成了全书初稿。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访学期间,比较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空间计量经济学发展脉络、模型体系及其与计量经济学知识“大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部分内容。2017年8月至今,于瀚辰博士基于他的博士论文研究以及与斯提沃特·福瑟林汉姆教授的合作研究,对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有关章节进行了补充,对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相关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北京大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团队的其他成员,周麟博士、劳昕副教授、古恒宇同学、曹巍韡同学、何泓浩同学等基于各自的研究工作补充了有关研究案例、数据资料等内容,我本人也对全书各章节的标题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目前这个版本。


相比于第一版,第二版几乎完全重写。其中,主要增加了七个方面的新知识点。第一,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学科定位与内容体系进行重新阐述,特别是将空间计量经济学放在整个区域科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下进行定义,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第二,从空间随机过程及其非平稳性出发,定义空间抽样、空间数据、空间效应,明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介绍空间依赖性、空间异质性与空间权重矩阵等知识。第三,更加系统化地介绍了空间回归模型体系以及模型选择的准则,特别是增加了空间机制、空间协整方面的内容。第四,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空间滤波及其在空间人口学方面的应用。第五,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及其最新的进展,特别是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第六,采用更多的篇幅介绍模型的推导和解析,使得有关概念和方法的描述更加简洁明了,更易理解和掌握,使得全书更像一本“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教科书。第七,为了便于读者在学习相关内容时更有场景感和操作感,我们增加了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效应、人口迁移驱动因素分析的空间效应、 ICT设备制造业动态空间分异以及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机制的多尺度效应等四个研究案例。


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包括定义、学科关系、发展脉络、应用领域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第2章“空间数据与空间效应”,主要介绍空间随机过程、空间抽样、空间数据、空间权重矩阵以及空间依赖性与空间异质性等基本概念,为全书奠定知识基础。第3章“空间回归模型”,系统介绍空间回归模型体系,包括自变量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广义嵌套空间模型、空间异质性模型等代表性空间回归模型,介绍了空间回归模型的选择标准与一般过程,并以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效应研究为例阐述空间回归分析的一般过程。第4章“贝叶斯方法”,主要介绍贝叶斯方法的原理、模型以及空间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第5章“面板数据”,主要介绍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与选择,以及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两种面板模型。第6章“空间滤波”,主要介绍空间滤波的原理、模型方法及其在空间人口学中的应用。第7章“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系统介绍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原理及其模型家族,包括经典模型、半参数模型、多尺度模型,特别是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与统计推断,并介绍了“ICT设备制造业动态空间分异”与“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机制的多尺度效应”两个研究案例。此外,我们还提供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名词的中英文对照表,以便读者进行中英文对照学习。


与本书相配套,我们计划编写出版一套实用性和操作性导向的工具书,包括《空间计量分析软件:GeoDa、GeoDaSpace和PySAL操作手册》(近期即将出版)、《空间计量分析软件:R语言操作手册》、《空间计量分析软件:GWR和MGWR操作手册》等,供教师和学生们在使用本书时参考,掌握主流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时,我要衷心地感谢两位空间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创始人——卢克·安索林教授和斯提沃特·福瑟林汉姆教授,感谢他们在过去四年中持续不断地指导和支持北京大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团队的工作,使我们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够迅速地对接国际前沿,走入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良性循环的道路,成为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枢纽和重镇。感谢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项目的支持单位和主办单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协会等单位,以及过去四年持续支持我们暑期学校的授课老师们、参加或者推荐人员参加我们暑期学校的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使得我们的暑期学校已经成为空间计量经济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与大师“亲密接触”和“面对面”交流的“人性化”场所,成为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智慧、鼓励年轻人走向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生涯的灵动空间。感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特别是我所在的城市与区域管理系的杨开忠教授、李国平教授、陆军教授、薛领教授、张波副教授、孙铁山副教授和刘伦助理教授。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林君秀主任、刘京编辑和王晶编辑,没有她们的鼓励和敦促,本书是难以如期出版的。最后,我也要特别感谢第一版的合作作者,冯等田教授和孙铁山副教授,第二版的合作作者于瀚辰博士,以及我们研究团队的所有成员,他们的努力工作是本书的坚实基础!


当然,尽管我们尽量努力做好再版工作,但是正如我在第一版序所说的那样,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深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关于“空间”的哲学命题、科学道理和技术创新“奇点”,揭示“空间之谜”仍将是一条漫长的知识探索道路。本书难免存在许多谬误之处,恳请读者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给予批评指正,我们将在第三版中进行修正。希望中国空间计量经济学迎来与国际同行“并跑”的新的“黄金十年”!


沈体雁2019年10月18日

 
上一篇:沈体雁教授应邀参加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
下一篇:沈体雁执教授受聘担任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协同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