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D1报告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孙施文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城市研究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学术讲座,由伍江教授主持。本讲座从城市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概念、城市认识和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模糊认识出发,阐释了城市研究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提出明辨概念、从现象入手、认清理论运用的条件、立场自觉等是城市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孙施文教授首先阐述了讲座标题的由来。这个标题是从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来的,但是主体从建筑变成了城市研究,文丘里的内容是有理论性的,而这节课则是非常实的内容。讲课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城市现象的复杂与矛盾;2.城市认知的复杂与矛盾;3.城市研究中的复杂与矛盾。
城市即社会,社会的复杂与矛盾均在城市以及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并且更加集中、剧烈。
1. 城市包容着社会的所有要素和关系,而且因城市地域的有限性和异质人群的高密度而强化了复杂和矛盾;
2. 城市中的各类要素和关系存在或运行的逻辑各不相同,比如,经济和社会的逻辑系统是不同的,在经济里面,产业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也不同。但这些逻辑不同、目的不同的要素又必须在有限地域中存在、发展、争夺各自的生存空间,均衡是很难获得的;
3. 辩证法告诉我们,城市因有矛盾而运行、发展,但矛盾的产生原因以及对矛盾的认知各不相同。
1. “城市”概念
编订中的《城乡规划学名词》:城市有两个很基本的概念:(1) 以非农产业和一定规模的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聚落;(2)在我国通常也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或其所辖的市区。比如上海和重庆都是建制设立的“市”。但是我们可以再仔细想想,提到重庆市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的面积是8.24万平方公里,它的人口数量和上海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户籍人口少于常住人口。那我们研究城市的时候究竟在研究些什么呢?从聚落的概念来说,比如主城区,上海的外环线之内就是主城区,重庆的主城区包括九个区则有5000多平方公里。这些城市的概念都存在很大差异。
城市、市 Urban、City、Municipality:Urban带有城市性的一个概念,City是有行政建制的概念的,如纽约市、伦敦市。Municipality则更强调是一个自治的市,这和行政权力有关,不是一个行政的体制的概念。
从城市建制上看,中国的城市建制方式和国外是完全不一样的。由如下图示所示,如果用地级市的概念,中国的城市就是全覆盖的,然而事实上城市化的百分比却达不到,因此中国的城市构成十分复杂。
以伦敦和纽约为例,来帮大家建立基本的概念。伦敦的city是伦敦最早的部分,也就是老的伦敦,是1平方公里的CBD地区;老的伦敦和部分郊区是内伦敦,300多平方公里;现在所谓的“大伦敦”(great london)是把外面的范围也放进来的概念,是2000年才成立的“大伦敦地区”,一共有1600平方公里。纽约其实也一样,去除了海面的面积,陆地面积700多平方公里,纽约市区根据当地的统计方法也就80多平方公里。而现在我们很多对于上海、长三角的城市研究,都把纽约、伦敦拿来类比,这种比较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没有空间概念。上海市一共6000多平方公里,它的概念相当于“大伦敦区域”的概念,而不是纽约市和伦敦市(city)的概念。把长三角和“大伦敦区域”去比较,尺度上完全不对。
“城市”概念 - 从城市建制上看,在国外,“大都市区”的概念是,虽然一些人在外围居住,但是会到这个城区上班,当通勤比例达到某种程度时,这些外围区域会划入都市区的范围。而国内,如南京都市区或者石家庄都市区,这些都市区的概念是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并不存在外地人来该市通勤的情况。因此,国内外的“都市区”定义方式也是不同的。
上海市域从历史发展上看,东西方对城市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以下列出的是主要几点差异。
中国的城市大部分是指定的,从国家政府到县,各级政府的所在地形成了城市,中国是先有城市规划再有市。西方的城市则是自发形成的,规则是来源于中世纪早期大量的宗教,由于教区的划分及相应形成的市集、商业慢慢形成,这是西方城市最主流的形成过程,还有一些是由于公爵领地等原因形成的。
中国的城市是有城墙的,但是管理是没有城墙的,城市的政府管理县域范围,但是没有独立的城市管理机构,所以称为“城乡共治”。西方的城市机构只管辖城市内部的事务。空间形态上,东方是“虚”的中心,这里引用了罗兰巴特对东京的评价,中国也一样,古代城市中心有皇家的紫禁城,是不可以进入的,人口密度高的真正热闹的其实在外围,甚至在城墙之外,清明上河图就描述了这幅图景。反过来,西方的城市则是实的,从教堂,教堂的广场开始到城市外围,是从稠密到稀疏的。孙施文教授用这套分析方法分析过上海新天地,它从城市结构上看,经历了从东方模式到西方模式的变迁,曾经内部是里弄居住,外部是热闹的商业,经过改造,热闹的商业进入到了里弄的内部。
“城市”概念 - 从历史发展上看,从“城市性”(urbanity)上看,我们讲的城市思想是有城市特征的,也就是有城市性的。关于城市性如何归纳,至少有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章,第一篇是Georg Simmel在1903年的“大都市与精神生活”,另外一篇是芝加哥学派Louis Wirth写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城市性的特征是乡村生活所没有的。城市生活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乡村生活则是一个熟人社会,所有的现代制度都是建立在陌生人的相互关系上的。
“城市”概念 “城市”≠“市” ≠“city”
与“城市”概念相关联,会直接影响到对其他一系列概念的认识,如:城市化、郊区、郊区化、城乡一体(城乡结合)、都市圈(都市区)等等。中国除了深圳是从零开始建立的城市(也许马上的雄安也是),其他的城市没有新建的,都是在原有城市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这个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郊区化的过程。
2. 不同的认知视角
站的地方和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看到了什么。专业化的视角,机械化的视角(地图),中产阶级白领对城市的认识,少数族裔对城市的认识,不同的阶层和社会人群对城市的认知是不同的,当然这和他们生活的范围及活动的区域有关。建筑和规划的同学研究城市时可能也会有差异。德赛托在《日常生活实践:1. 实践的艺术》中有一段讨论,阐述了理性主义视角和经验主义视角的差异,分别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视角来认识城市,两种视角一直在争论,他们都具备另外一方不能替代的长处。
3. 认知的思想基础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争论,主要是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和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之间的争论,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也被卷进去作为一个媒介。芒福德先是支持摩西,当在纽约兴建道桥和路网,等于是支持现代主义。后来芒福德又和雅各布斯一起批判摩西的纽约区域规划,但是他们依然分属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个阵营。如果这三人之间的争论梳理清楚,现代城市规划的整个脉络就很清晰了。摩西从奥斯曼的现代主义开始到纽约区域规划;芒福德从纽约区域规划到存在主义到人文主义;雅各布斯从原来支持相对经验主义的研究到后来支持社会运动,最后到后现代主义。
在强调体验性的认识中,还可区分:
1. Gordon Cullen似的基于游客的视觉认识——外在于场景的
2. Jane Jacobs似的基于生活于其中的居民的认识——与场景中的活动不可分离的
3. Walter Benjamin似的“浪荡子”(Flaneur)的认识——在场景与外界的边缘处
城市设计为游客还是为居民使用?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认知对象与方法的交互作用
美国三个有名的城市研究的学派,分别聚焦了这三个城市的研究: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学派,八十年代的洛杉矶学派,六十年代以后的纽约学派。
1. 各学科、理论间的不可通约性
地理学: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A)
社会学: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B)
经济学: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C)
A≠B≠C
各学科、理论间的不可通约性
2. 不同理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不同理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3. 不同词语背后的政策取向
“城市更新”
Urban redevelopment——城市再开发
Urban renewal——城市更新
Urban regeneration——城市再生
Urban revitalization——城市振兴
Urban renaissance——城市复兴
……
4. 理论的运用和解释
所有的理论都是抽象的,所有的理论都是有前提的,任何理论的运用都需要转换
理论思维vs.实践思维
《Great American City》
城市(研究)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因此更值得研究,更应当研究。
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明确概念总是第一步。越是复杂的事情,概念越要界定清楚。学习外来理论首先就要理解其概念的含义,明白其来龙去脉。
研究当代中国城市,首先还得从现象入手,清理并提炼概念,舍此别无他途。
面对城市(研究)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要明确自己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去看(研究)的是什么样的事情。
任何理论的运用,都是有条件的。理论或概念的“搬运工”一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