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综合服务商 中国城市治理智库平台

焦永利:在未来的“液态社会”,城市可能成为“变形城市”
发表时间:2020-03-24     阅读次数:     字体:【

在以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的城市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城市的发展可能并非缓慢更新,而是产生城市新物种的迭代。我们如何想象未来的城市,如何发展未来的城市?中国城市又能在这一时代下获得怎样的发展机遇?

3月7日,建投书局携手上海银行带来的星涌人文直播学堂带来第三场讲座“城市进化与未来城市——加入疫情变量的思考”,邀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加拿大女王大学访问学者焦永利,为我们分享城市的未来发展。


以下内容根据讲座速记稿整理概括


凯文·凯利有一句话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基础设施,还有很多有待液化,但它们终归会变成流动的信息流。……请畅想这个世界正在流动。”我想,如果未来是一个“液态社会”,城市会不会也会变成变形金刚那样的“变形城市”?

今天用“城市进化与未来城市:疫情背景下的思考”这样一个题目,分享近年来对城市问题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在疫情的背景下重新思考这些问题非常有意义,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从本质上把握城市的变化,分析城市未来演进的图景。

今天分享关于三个部分、九点思考。第一部分是疫情背景下对城市治理与进化的观察和反思,第二部分关于未来城市图景与美好生活,第三部分根据前面的理论思考,推导出中国城市面临的历史新机遇。


疫情背景下对城市治理与进化的观察

1. 疫情下的思考:城市的胜利vs脆弱的城市

疫情之下,一些已经讨论了很多年的观点重新成为热点,此时正好是我们反思基本的城市模型、城市概念、城市理论的好机会。


《城市的胜利》

副标题:城市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

[美] 爱德华·格莱泽 | 著

刘润泉 |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2-12


疫情之下有两个鲜明的观点。一个是城市的胜利。很多专家都提到《城市的胜利》这样一本书。另外一派的专家则认为,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会放大灾害的传播频率,所以应该发展小城市。

我想回到城市最本质的特征。城市的首要特征毫无疑问是集聚,集聚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新等各要素。集聚一方面带来巨大的收益,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很多专家对城市的集聚特征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它胜利的一面大家有共识,比如在规模、密度、多样性、生活质量方面的突出表现,能够促进更多的社会交往和更多的观点碰撞,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

反过来它也有脆弱的方面,城市的高密度让像传染病这样的灾难的传播概率放大,因为集聚就意味着高密度交往、高频的互动,所以历史上有很多瘟疫事件在城市当中产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比较有名的像伦敦的瘟疫事件,还有距今整整一百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有研究说这一场流感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在我们今天的卫生条件、管控措施下,肯定不会出现这样一个量级的死亡情况,但是传染病的威胁对人类特别对城市的冲击是很大的。

西班牙大流感历史图片

现在和一百年前有什么不一样之处?那就是全球化程度更深,存在更紧密的跨国、跨大洲的交流。有一位专家的研究里也提了这样一个判断:全球化背景下已无地方性传染病

即便有上面种种的问题和冲击,灾难并没有阻止全球的城市化过程。从联合国的权威报告来看,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还是在持续向前发展,并且在前几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城市时代,也就是说人类总体上超过50%的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内。按照联合国的报告,大概到2050年,全世界会有70%的人都生活在城市当中,所以我们还是要从历史的视角去看问题。


2. 疫情的隐喻意味:城市治理的辩证法

疫情有一种隐喻的意味。城市面对各种问题的冲击,会有城市病,但这个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有没有治理它的手段,这里面蕴含着辩证法。

首先我们来看“韧性城市”的概念。在2005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城市复原:现代城市如何从灾害中恢复》。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细致研究了包括芝加哥大火、旧金山地震、柏林二战以后的复兴、中国的唐山大地震在内的一些案例,得出一个结论——城市很坚强,它一定会从灾难中恢复过来。这也成为“韧性城市”研究领域很重要的一部著作。

The Resilient City: How Modern Cities Recover from Disaster(《城市复原:现代城市如何从灾害中恢复》)

Lawrence J. Vale/Thomas J. Campanella | 著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 2005-01


从中我们延伸出一个思考,那就是城市治理的辩证法。人类社会、城市的发展有一条主线,即新技术的产生经常会带来新现象、新问题,我把它分成两条线互相交织的过程。第一条线叫“问题线”或“冲击线”,城市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问题来了以后,会造成很多新的现象、新的对社会的冲击。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有另外一条线,“治理线”或“应对线”,我们同样有很多新的技术和应对手段,我们应对的武器库中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武器。城市的发展就是在这两条线的彼此交织中向前发展,也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因此,正确认识城市问题,应该把它放到历史的过程和治理能力动态演变的背景下,而不是只提供一个简单的结论。


3. 重视元思想:“唯有思想史能画龙点睛”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何炳棣 | 著

中华书局 | 2012-6


“唯有思想史能画龙点睛”,这是何炳棣先生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梳理了自己学术研究的整个历程以后说的一句话。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由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组成的,它同样积淀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等等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很多东西是短期的,而只有深入到历史和思想的层面,我们才能够把握很多深层的、真相的、不变的、规律性的内容。


《城市发展史》

副标题:起源、演变与前景

[美] 刘易斯·芒福德 | 著

宋俊岭/宋一然 | 译

上海三联书店 | 2018-12


沿着这条路径,我想开拓一些思想史上对城市的本质、城市的演变、城市的发展的作品的梳理。我认为有两位城市思想家的观点可以串成一个主流的脉络。第一个就是城市思想家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他梳理了人类城市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提出了一个核心的概念,认为城市有两个本质功能,一个叫“磁体”,城市凭借吸引力把大家吸引到城市中来;另一个叫“容器”,各种要素来了以后,城市空间要能够承载这些要素。


《进化中的城市》

副标题: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

[英] 帕特里克·格迪斯 | 著

李浩/吴骏莲/叶东青/马克尼 |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2-1


他的老师格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也很关键,把城市放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去把握。我们后来认识的很多概念,包括“城市群”,许多人认为是别的专家提出来的,实际上他这本书里已经很清晰地给出了论证和脉络。他的观点是城市如同活的有机体,因此我们可以用进化的框架去分析它。


4. 城市进化:与自然界的类同与超越

4.1 城市一直处于进化中

城市的进化和自然界有很多类同的内容,同时也有很多的超越性。

古城底比斯(图片源自网络)

目前大家公认,人类社会最早的城市形态是从两河流域发明的。早期人类的城市形态像埃及的一些城市,再发展到希腊雅典时期,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它不光产生了像雅典这样的物质性成果,也产生了城邦这种组织形态,以及非常辉煌的哲学和思想体系。

《最早的中国》

许宏 | 著

科学出版社 | 2009-8


这里我向大家推荐社科院的许宏老师写的一系列关于城市考古的著作,比如在《最早的中国》里,他有一个很深刻的观点,就是早期文明中,城市和国家有一种高度同构的状态,比如说古代所谓“国”实际上就是“城”的意思,城和国有同构的关系。中国历史上那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城市,形成非常独特的格局和风貌。


到了欧洲的中世纪,一些城市的组织形态,包括它的代表性建筑,特别是教堂,鲜明地渗透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思想追求。


到了近代以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现代主义的风格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规划设计、城市思想,最典型的体现在《雅典宪章》这样一份文件当中。


巴西利亚,规划师科斯塔(图片源自网络)


比如,巴西新首都的规划,它的平面非常像一架飞机,并且把城市的种种功能和飞机的功能做了对应,它就是高度理性的、机械化的思维。直到今天,出现了很多超大规模的城市,比如伦敦、纽约、上海等等,出现了城市的“巨无霸”形态。

总体上我们有一个判断,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城到希腊城邦,到伦敦、纽约,再看我们东方,从“长安十二时辰”到今天所开展的“雄安千年大计”,都反映出城市一直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城市进化的未来形态是什么?关于城市的未来,很多科幻作品已经做了很好的展望。我相信从这样一个历史的脉络看下来,大家对这样一个观点的感受会更深刻。


4.2 潘基文:“新文明城市”

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提出来一个很好的概念,叫“新文明城市”,他认为新文明城市正在孕育诞生的前夜。他还对中国寄予厚望,提出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概念,叫“21世纪考工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源头之一是《周礼·考工记》,潘基文先生说中国有条件、有机会为21世纪的城市营造提出21世纪的考工记,这是非常巧妙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大势的判断。


4.3 格迪斯的城市演化观

刚才跟大家提到了格迪斯1915年写的书《进化中的城市》。我首先想分享一下他的思想诞生的历史背景。进化论的产生对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比如说经济学里面竞争、均衡等概念,就从进化论中吸取了很多的思想影响。

格迪斯是苏格兰人,有人说他是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城市规划理论家,更重要的是他将生物、社会、城市规划等等学科融为一体,形成自己非常独特的城市思想和城市演化观。首先他注意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城市问题,他把这些问题放到了更广泛的历史视野去分析,认为要把城市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他也把城市科学(Urbanology)的概念引入到了城市规划术语里面,同时他也是区域规划综合研究的创始者。他的学生芒福德评价他的思想,说他在苏格兰的思想中包含了欧洲,在欧洲的思想中包含了世界。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

城市的进化和生物界的进化有相同性,也有鲜明的不同或者超越性。比如,社会学家吉丁斯,就对引进进化论到社会学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节点作用,他提出“同类意识”是社会学的研究中心,社会习惯的影响和压力取代生物进化论中的环境压力和自然选择。进化论里面,物种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自然选择,但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不同,并不是只有竞争。吉丁斯在将进化论引入社会科学的过程当中,强调社会习惯的影响、社会的塑造、生存竞争也同时带来了容忍与合作等内容。这是对进化论的一次超越,也可以构成我们对城市分析的元思想的借鉴。


4.4 城市进化的“整体演进观”

由此我们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出来城市进化的“整体演进观”。对于如何分析城市的进化过程,我们提炼出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是由我和武汉大学的魏伟教授初步提出的。

城市进化的“整体演进观”


首先,我们日常所分析的城市更多地集中在“现象”层面。我们会关注城市的规模、结构、功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等方面。但这些现象就像是城市运行的冰山上面的那八分之一,实际上还有大量的东西在下面。第二个层面是“能量信息”。在现象下面,城市的能量信息的流动和组织模式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城市的管理工具等等。再下面一层是影响城市营造、城市发展的“思想观念”,包括宇宙观、伦理观、社会观。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中,处于中心地带的一定是教堂,城市中最高的建筑也一定是教堂,整个城市的组织也一定是以教堂为中心向外放射的形状,这就鲜明地体现了它的宇宙观、伦理观。

所以分析一个城市,要从这样三个层次整体分析,特别是“能量信息”这个层面非常关键。科技史专家吴军老师强调,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能量信息的流动方式。所以我们也在想,如果要对城市进行断代,恐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析指标。例如,古代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肯定无法与今天相比。古代的人每天以书信的方式对外沟通,今天大家都有智能手机,未来可能还有VR/AR等等技术,所以古人吞吐的信息量与今人吞吐的信息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在科学史上很重要的划分代际或规模的指标是“数量级”。因此我们认为,数量级的变化可能可以作为城市断代、城市进化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4.5 城市进化的规律

城市进化的规律


在城市进化的过程中有几个非常突出的规律。一个是转录律。城市不只是自然生成的结果,也是人类的思想和文化观念转录出来的,文化和思想有点类似于物种界的DNA。还有一个是突变律,这个非常关键,在一定的时期技术条件、思想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城市就有可能出现突变。第三个是滞后律,城市不是简单的物品或者玩具,能够很快地发生变化,突变发生以后,可能要比较慢地转化为这个城市的现实影响。此外还有积累律、整体律等等。


4.6 城市进化的初步分期

按照刚才的观点,我们尝试把城市发展分成这样几个时期。第一个是“城市起源期”。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爱琴海等五个地区是人类城市的集中起源地,城市开始跃上历史舞台 。

第二个是“第一轮繁荣时期”,以欧洲“古典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雅典、罗马等城市以及东方中国的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各国都城等为代表。

第三个是“第二轮繁荣时期”,以中古时期的亚洲城市,特别是中华王朝都城为代表,如唐长安,宋汴梁、开封,元大都、明南京、明清北京等。城市在规模上和密度上有了更大的提升。

第四个是“第三轮繁荣时期”,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等大的观念革命的发展,对城市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工业革命发生了。工业城市兴起,以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典型城市为代表。

第五个是“信息化大都市时期”,二战后,现代城市日新月异,信息逐渐成为主角。人类在这个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城市时代,全球超过50%的人居住在城市当中。这个阶段全球化的体系整体生成,全球城市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空间节点。

第六个时代我们展望未来,会进入“智能社会/未来城市时期”,在这个时候未来的城市也会相应地发生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变化。


未来城市图景与美好生活

5. 未来城市图景:科技、产业、空间与治理

5.1 历次科技产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分析历次科技产业革命对城市整体形态带来的影响。第一次科技产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它典型的技术就是蒸汽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生产力大大提升。这一时期,工业城市体系开始兴起。如马克思所说,工业革命在两百年间所创造的财富和对人类做出的改变超过这之前的两千年。它带来的改变是根本性的。此外,城市分工开始细化。过去许多城市同构性强,无论是东方城市还是西方城市,它的管理职能、贸易职能和简单手工业职能基本上都是类同的,但工业革命兴起以后,城市体系开始出现分工,出现如港口城市、矿业城市、制造城市大的分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城市化极大地加速。

与此同时,自然也会出现很多城市病。疫情不是今天才有,现代的很多城市规划的设想、城市的理想模型也受到了当时条件下的瘟疫和传染病的影响。同时,最典型的如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提出来的理想城市设想也从前人的乌托邦思想里寻找到思想资源。在这个过程当中,现代的城市规划也就出现了,比如英国的《公共健康法》,让现代城市规划从公共健康出发,因为病毒或者细菌不区分资本家和工人,工人居住条件差、健康条件差导致的疾病传播影响到整个城市或者整个人类,所以当时产生了很多如容积率控制、健康住房,今天大家买房还有对光照的要求,这套体系就是当时奠定下来的。



第二次科技产业革命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内燃机的发明驱动,带来了电气革命。它的影响更为广泛,使得城市化进一步加速,城市分工深化,城市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城市群开始涌现。它也带来了交通通信的变迁,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环节可以分开了,管理型的城市、金融型的城市开始出现。这个时候城市向地上和地下拓展,出现了像地铁、电梯这样的技术。当然,这一时期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城市病,又有人提出新的城市设想,如雅典宪章、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沙里宁的有机分散等等。

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21世纪初期,以计算机、原子能、信息、材料技术为代表,城市迅猛发展,人类进入城市时代,城市分工进一步细化。大城市出现郊区化,大都市区和城市群成为主要的空间载体,全球化互联加深,出现全球城市。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生态问题,人类的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建设,开始对地球整体气候造成了扰动。因此,出现了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等对于理想城市的设想。

我们现在正处于第四次科技产业革命,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物联网等等重要的技术性变化,又会造成系统性的变化,促进城市物种的迭代。


5.2 科技、产业、空间、治理

所以我带来的第五个观点是,探讨未来城市的图景,一定要通过科技、产业、空间和治理联动分析。

科技产业创新的未来已来。波士顿动力的最新的机器人和机器狗的产品,最近已经在多个工业场景应用了,芬兰一家石油公司在钻井平台雇佣了机器狗,还给了它员工编号,让它进行监测的工作。现在机器越来越像人,也允许人从异化的状态回归,让自己变得更像人。我们的技术正在提供这样一些可能。


机器狗(图片源自网络)


另外一面就是城市的变化。回到芒福德讲的城市作为“磁体”和“容器”的概念,在新的技术、新的思想变迁背景下,两方面都会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在“磁体”方面,城市的各种功能,如居住、交通、产业、管理、消费、休闲、文化等等,都会有系统性的变化。在“容器”方面,城市整个空间体系、功能体系有可能发生系统变化,除了“点”、“线”、“面”之外,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还加上一个“空”。原先“空”的范围可能是城际的,未来像飞行汽车、飞行器的运用,一定会对城市的空域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治理也产生影响。

这些变化的深度和速度要求我们提升城市治理的敏捷性。工商管理领域已经用了很多年“敏捷性治理”“敏捷性的应对”“敏捷性管理”的概念,现在应该引入到城市的治理中来。城市的变化遵循滞后律,但是去思考如何让城市面对冲击时变得更敏捷,非常重要。

由此,也出现了很多思想层面的变化。比如现在有“新城市科学”的说法,英国的Michael Batty教授出的一本书就叫《新城市科学》,清华大学龙灜老师也提出,“新城市科学”这个说法应该将“新城市”断成一个关键词,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简单的分析手段的变化,而是分析对象的变化,城市已经迭代成了新的物种。

所以我也提出,新的基础设施加新的生活设施加新的公共服务加新的治理体系,这样才能综合起来形成新的城市愿景。这几天“新基建”的概念开始流行,我想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系统中把握,新基建本身应该形成一个演进的体系,单纯地就设施说设施很容易发生不系统、甚至有冲突的情况,希望能在实践过程中将之完善。


5.3 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在这里还放了一张图。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我认为相对于目前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撑能力和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能力,我们目前的城市顶多就是“大哥大”的水平。


在二三十年间,通讯工具发生了系统性、颠覆性的变革,我们的城市在未来二三十年也有可能发生剧变,产生大的代际的迭代。目前已经有一些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人们开始研究无线充电道路、地下物流管道、智能仓储、智能垃圾车、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电网等等。


王鹏老师长期研究新型基础设施,他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未来会构成城市的神经网络。如果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它会需要感知、反馈、决策的过程。新型基础设施未来应该发挥这样的支撑作用,同时和老的基础设置做更好的结合,这一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对企业来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

[美] 若昂·德让 | 著

赵进生 | 译

译林出版社 | 2017-7


关于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有两本书跟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很多人认为城市是自然演化的,我们应该去顺应这个演化过程,但这本书提供不同视角。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写的,她有一个观点是巴黎在路易十三、路易十四时期有一个被重新发明的过程,所以城市在代际变化过程中,需要有重大的设计和思想上的变迁,重新把它发明出来。比如说现代的商店、跨河大桥、封闭式社区、林荫大道,这些现代城市关键的零部件,就是那个时候发明的,这本书里详细讲述了发明的过程。

《必然》

[美] 凯文·凯利 | 著

周峰/董理/金阳 | 译

译言/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6-1


另一本书是凯文·凯利的《必然》,他讲到我们可能无法细致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变化,但是能把握一个整体趋势,就是必然。他有一句话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基础设施,还有很多有待液化,但它们终归会变成流动的信息流。……请畅想这个世界正在流动。”我想,如果未来是一个“液态社会”,城市会不会也会变成变形金刚那样的“变形城市”?未来通过装配式建筑等等技术手段的支撑,可能今天是这个功能,三年以后甚至几个月以后,城市不需要它了,或者有更优化的功能,就可以很快的调整。这都是有可能的。


5.4 中国机遇与雄安新区

当然这会对我们一整套管理举措,特别是城市规划,这种目前相对比较刚性的管理体系、管理思维、管理工具产生巨大的挑战。这个过程,就像潘基文先生讲的那样,中国是有很大的机遇的。

我的判断是,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和深度城镇化,会激发新的城市物种。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中国在很多领域处于在世界上比较前沿的位置,在很多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但中国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城镇化只是走过了半场。中国总体的城镇化率约60%,但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0%出头,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差距。用综合的指标来衡量,中国仍然处于城镇化的中高速进程中,需要推进深度城镇化,推进人的城镇化,也要生产出很多新的城市片区甚至新城新区。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这个城镇化过程,所以就不需要生产出这么多空间单元,但是我们有这个需求。


雄安新区(图片来自网络)


最典型的就是河北雄安新区。我个人觉得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看,可以从这几个角度理解雄安新区。第一个角度,它未来会变成一个超大型产业“孵化器”,做很多的科技创新产业。第二点,它未来也会是各类新技术应用的“集成场”。城市的演进遵循“整体律”,单独去做零件上的革新,显然不如在整个机器上做磨合能够产生更大的作用。当然不只是新技术,还有很多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现在雄安新区在城市风貌方面提到“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这些中西结合、历史和未来结合的思想都可以放到里面去,所以它是一个聚焦创新研发,建设“未来之城”的总体的理解。

雄安新区要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从“数生万物”变成“万物生数”,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实体的城市和云端的虚拟城市同步建设的大型城市。在有关资料里也说,“一根钢梁都能在虚拟雄安中找到映照,一个控制阀门都被赋予一个IP地址”,这就是全新的技术体系的畅想。还有一个跟我们日常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就是物流,疫情期间物流快递小哥为我们的生活稳定、心态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京东为雄安新区设计地下物流体系,从仓到端的地下管道,通过物流的胶囊,直接可以输送到你的楼下甚至是家里,这样一个新型的基础设施,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


6. 城市与美好生活:

从“功能分区”到“功能分城”是否可能?

从前面的一些分析来判断,在广义的物联网技术支撑下,我们会不会从功能分区走向功能分城?

今天讲的物联网是通过信息技术把每个物体联系在一起,包括老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这么多年被人家称为“基建狂魔”,其实也是在建设物联网。没有那么多道路、铁路、机场,我们这些人和货物能连到一起,产生这么大的生产力的迸发吗?我们已经干了那么多年物联网了,结合新的物联网的概念,在未来像泛在传感、大数据、云计算、5G甚至是6G的技术上,智能物流、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显然会实现。

那么城市在“容器”和“磁体”的功能上会发生哪些变化?我在加拿大访学时师从的梁鹤年先生,在2012年和2014年发表了两篇文章《论城市人》和《再论城市人》,从人的最本质的城市生活来分析,他提出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物性、群性和理性为本,未来理想的城市是要实现自存和共存的平衡。他认为“经济人”是不完善的,只是单纯强调物性的一面,如果把群性和理性加上,才是“城市人”,才能形成古代希腊城邦所强调的完整的人的概念。

《旧概念与新环境》

副标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梁鹤年 | 著

三联书店 | 2016-8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梁鹤年 | 著

三联书店 | 2014-3


梁先生从大的思想史脉络来论证“城市人”概念,所以我推荐《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本书。思想文化也是城市突变的一个基因,前几年梁先生出了《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这本书,今年年底应该会出来《西方文明的未来》这本书,就是从大尺度的理论梳理去分析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从“容器”的角度来说,我们既然能够在城市内进行功能分区,未来会不会出现平行的城市,出现功能分城——有一些城市是专门用来生产的,而有一些城市是用来实现美好生活的。我相信这样一个图景是有可能实现的,功能分城以后,人类居住的城市或者城市地区追求实现智能而高效的美好生活,实现自存和共存的新平衡,包括个体和其他个体的平衡,人和自然的平衡,城市人和人居环境要素之间的平衡。


7. 国外未来城市前沿案例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关于谷歌未来城市Sidewalk Toronto的报道。谷歌作为互联网巨头,作为AI巨头,也开始要走入线下,它选中多伦多一片废弃的码头,通过做城市更新,做一个街区级的未来智慧城市的形态。

谷歌未来城市(图片来自网络)


谷歌在2017年和多伦多政府达成合作协议,用12英亩的土地,来实现对未来城市交通、环保、居住、感知、安全等方面的新设想。谷歌未来城市的总体规划已经公开,长达1500页,在此不赘述。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交通方面,谷歌未来城市提出“地下机器人部队”,用一条运输线运送包裹和收集废物,减少地面的物流中心,留更多的空间给人们活动,这个设想和雄安新区的设想也是相似的。


Woven City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在最近一届CES展上丰田发布的Woven City,这个面积比谷歌的案例要大,175英亩,也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联合各方面的合作伙伴,对丰田以前的一个工厂进行改造。它为什么叫“编织之城”呢?一个是因为丰田是做纺织起家的,后来才进入到汽车行业,另一方面也反应了这座未来之城的出行特点:各种不同的通道交织组成这座城市居民出行和物品流通网络。在Woven City里,会应用到自动驾驶车辆、机器人、智能家居、空中飞行汽车、无人机等等技术。

做汽车和互联网的都能去建设一座城市,因此未来的新基建,跨界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趋势。

这里面有一些技术,比如建筑材料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材,结合3D打印、AI等等技术,实现快速的轻量化的建造;包括城市的能源,使用氢能、屋顶的光伏板;物联网的货运基础设施,也是在地下要做物流的体系,未来的智能城市,恐怕这个体系会成为标配。当然还有比较强的纯自动驾驶、燃料电池汽车等等。

丰田自动驾驶场景(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丰田e-Palette自动驾驶汽车的场景,我在第一届进博会看到丰田展台展出了非常完整的方案,比如汽车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分配不同的功能,早上给上班族用,空闲的这段时间满足老人去医院或者大家购物等需求,同时这些汽车还能组成编队实现一些特殊功能,比如在某一个广场要进行演唱会,汽车会自主开到那里去承担零售、餐饮等功能,实现非常灵活的场景组合。

空中通勤设想(图片源自网络)


未来不光有地面的汽车,还要实现空中交通,2018年Uber邀请全世界来给他做方案的设计,Sky Tower是其中一个方案。未来飞行汽车飞到接驳的站点,停到这个站点上,然后再接驳城市的其他交通工具,飞行汽车的一些设想也已经出来了。


中国城市的历史机遇

8. 从乡镇企业到全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循环”

刚才我们通过思想史的梳理,技术脉络的梳理,前沿实践的横向比较,已经看到了中国在城市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来的?我用了“从乡镇企业到全球城市”这样一个标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循环”(点击查看大图)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在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城市也好,产业也好,不是只在自己的逻辑里演进的,一定是在整个社会和技术变迁的条件下演进的,我把这个过程从整体演进观的角度梳理成了四个循环。

工业化初期,产业线主要是一些轻工产品,都是吃的和穿的,即便这样一些东西,市场均衡的特征还是短缺经济。产业方面基本是国有体系加上兴起的乡镇企业,当时就是通过这样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局部化的市场,从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社会过渡。在短缺的条件下,当时的企业家敢闯、胆子大,那个时候还有一个特色的词叫“投机倒把”。那个时候需要的劳动者素质就是体力劳动,城市管理还是比较刚性的管制模式。尽管如此,在改革初期逐步引入市场化机制,实现了城乡的循环。

第二个循环就是工业化中期,以家电等产业为代表,最典型的区域是珠三角,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工厂”。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消化吸收外来经验和技术,是“大进大出”的经济战略和经济体系,它启动了国际和国内的循环,解决了发展的广度问题。城市管理的素质变成了招商引资。在这样一个阶段,短缺经济初步缓解,需要企业家会营销,出现了“价格战”“广告战”,比如央视的“标王”的现象,就是新闻联播以后那十几二十秒的时间,就是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映射。除此之外,城市经营的概念开始逐步发展。

到了工业化中后期,启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循环,解决了发展深度的问题。这个时期是以重化工、汽车、房地产、基建为代表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没有这轮循环,我们的产业是没有根的,很容易受到国际上风吹草动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为什么东南亚国家会受到冲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它停留在上个阶段,产业根基不深。这一时期有了广泛的产业链的拓展和联系,形成了网,拓展了深度。这个阶段产生出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使我们具备了国际视野和制度上的自信,很多的大企业、大平台开始扩张。

现在我们进入新时代,已知和未知的循环。第三个循环尽管发生很大作用,但本质上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发明的。但是现在,我们有很多东西处于前沿,像任正非先生讲到,我们到了无人区、茫然无措。为什么?因为要步入未知的领域。对于城市来说,未来有两个东西很重要,首先是资源配置的枢纽功能,从上一个阶段继承下来,依然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能不能成为创新,特别是源头性创新的科学中心、科技中心。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城市的战略和领导者的素质就变成培育创新生态。劳动者的素质也在发生变化,供给侧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9. 中国城市的机会:从复制品到原创品


《全球城市简史》

[英] 格雷格·克拉克 | 著

于洋/陈静/焦永利 |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8-7


2018年我们翻译出版了一本书叫《全球城市简史》。这本书关于全球城市是怎么兴起的,网络怎么拓展的。这本书里面有一张表格,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全球影响的城市,我们通常是从规模、人口等参数来看的,但作者梳理的角度是关注这些城市在制度上、技术上的贡献,这个是我们以前关注较少的。今天,我们能不能更好地整合思想文化,整合技术?应该是又到了一个新的节点。

中国城市特征(点击查看大图)


根据国际上比较权威的GaWC的世界城市排名,在2018年底的时候发布的这一版排名全球有374座城市上榜,其中美国有33座,中国有27座,数量上是差不多的。近些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很多大城市也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是做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例如,北京要建设“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州要建设“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深圳要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此外类似的还有天津、成都、武汉等等。


《未来城市的历史》

[美] 丹尼尔·布鲁克 | 著

钱峰/王洁鹂 | 译

新华出版社 | 2016-7

最后给大家推荐《未来城市的历史》这本书。作者写了他生活过的四座城市,中国上海、俄罗斯圣彼得堡、印度孟买还有阿联酋的迪拜。他为什么选这四座城市?特别前三座城市,无论是像俄国的沙皇彼德一世主动的学习,还是因为是殖民地被动兴建的租界,或者是孟买这样的殖民城市,虽然对于当地来说实现了巨大的城市的变化,但更多的是西方城市的复制品。但是经过他这些年的观察,作者说随着新兴国家实力的增强,这些城市有条件实现新的发展,在解决人类城市面临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对人类进步产生贡献的未来城市,这是他的一个历史视野。经过我们前面从思想史脉络、技术条件、理论储备、实践变化的分析,我们相信这样一个判断,我们也期待这样一个判断能够尽快实现。


网友互动环节


问题一:现在大城市更新成本都很高,是不是会有越来越多类似于雄安新区的地区用来做试验呢?

焦永利:这个趋势应该已经显示出来了。刚才我跟大家分享了谷歌和丰田的案例,从国内来说这样的案例也有很多。

我认为中国的头部区域正在出现“双期叠加”的趋势。头部区域指的是大的城市群、都市圈,有很多有雄心、有远见的试验的空间或平台。双期叠加的“双期”,一个是这些头部区域功能的重构期,第二个是未来城市的进化迭代期。

比如,长三角地区,上海的临港新城、临港新区,虹桥的商务区等等,包括长三角绿色发展一体化示范区,都意味着这些区域的功能开始有疏解和再集聚的过程。这种再集聚显然不是平行的或者简单的复制,这提供了一些试验机会,进入未来城市的进化迭代期。珠三角也正在出现一些新的探索,比如深圳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它是直接跨了另外一个地级市惠州,到了汕尾,有一片几百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深圳的另外一个区进行探索。武汉也已经启动了长江新城的探索。

还有西部的成都,要建设东部新城,这也是一个千年尺度的规划。几千年来成都建城史都是在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东西各有两座山,龙泉山和龙门山,现在成都新一轮总规划直接要把城市的单城格局向东跨,跨过龙泉山脉建设东部新城,这也是一些大规模的实践,当然也是和国家的整个空间战略结合的,现在大家提出成都和重庆要建设双城都市圈,成都跨过龙泉山向东发展以及重庆向西发展,就会更好地结合成渝双城的都市圈和经济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

双期叠加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同时也为各行各业提供很多的发展空间。


问题二:未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最终会达到多少?

焦永利:有人说中国有可能会达到80%、90%,也有说可能到70%、75%就差不多了。目前大家谈的比较多的区间应该是在70%到85%之间,这个不好提供具体的判断,有很多的研究大家可以参考。


问题三: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如何保留城市的历史?

焦永利:城市的发展是整体演进的过程。历史古城和历史街区,就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可见的物质化的标本。保留这些遗产,首先要提升全社会的意识。我不认为这是某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责任,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如果你喜欢这个东西,在各个平台为它更多地发声,更多地看它、使用它,哪怕你去溜达溜达,更多发掘它的价值。

我们国家关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有非常严格的立法。我们也要强调法治。新一轮的规划改革,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也对这方面非常强调。

我个人认为,对于历史街区和历史城市的活化非常重要,比如像上海新天地等等这样一些案例,更好地促进它的保护,也更大的发挥它对于今天的价值。同时我也觉得全社会要提升认识水平,去批判一些“假古董”的东西,这方面的劳民伤财是没有必要的。


问题四:中小城市有什么发展机会?

焦永利:我经常举义乌做为例子,它在全球城市的规模里面肯定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义乌,却不知道中国很多大城市。义乌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做到了全世界的最优。兼具平台与创新当然很好,但在难度很大的情况下,要不就努力成为平台,要不就锤炼细分领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赵燕菁-国土空间规划应该怎么做
下一篇:没有了